好想來塊輕飄飄軟綿綿,口味細緻用材講究又有氣質的蛋糕阿~
一想到這,不禁懷念起東京品川車站的地下街,裡面賣的鬆軟綿密外加垂涎欲滴的新鮮水果蛋糕。台灣當然也很不賴,阿默的乳酪蛋糕加上荷蘭手工千層蛋糕,各切一塊搭配上王德傳滇紅,阿,真是人間美味。還有,捷運古亭站附近的貓薄荷,如果可以的話,戚風蛋糕和德國布丁各來一塊。阿,還有還有,那長得很復古但好吃到極點的紅葉蛋糕阿,我的天。
東京日光車站附近的Cheese Cake、東京甜點森林的草莓塔
東京品川車站地下街的水果塔、貓薄荷的伯爵戚風蛋糕&檸檬蛋糕
只可惜,那些「好想吃上一口」的點心離我好遠。英國人大概不愛這味,不管是街上看到的還是商店裡賣的,盡是些硬梆梆、甜吱吱,外加賣相零分的不可口甜點。不是讓你甜膩到猛喝水(這裡的巧克力糖霜非常恐怖,是空有巧克力色的爆甜糖霜),就是光看賣相就下不了手。但是我真的很懷念軟綿綿的蛋糕耶,那種一口咬下去,鬆軟濕潤又充滿香氣的口感,那才叫做蛋糕阿!
可是我既沒有豪華的電動打蛋器,連支上的了檯面打得發蛋白的攪拌器都沒有,僅有廉價商店買的兩支小可憐攪拌器(打打蛋做蛋餅還ok啦),但想吃鬆軟蛋糕的慾望克服了一切,所以,某個「好想吃蛋糕」的夜晚,我就這樣開始嘗試了在愛丁堡的第一次,戚風蛋糕。
戚風蛋糕其實,就是大家常吃的生日蛋糕的蛋糕體,他的作法必須分蛋,靠著蛋白的打發來撐起蛋糕體,相較於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的英式蛋糕,戚風蛋糕比較濕潤有彈性,是個比較偏日系的蛋糕作法。
把蛋白、糖,一點點檸檬汁一起打發。因為設備太爛+很久沒做,所以攪拌時才發現打的不夠發...囧
蛋糕進烤箱後才發現,「糟了!戚風蛋糕要倒扣!」,遍尋不著可以協助倒扣的物品後,只好把握剛出爐的瞬間,照個蓬蓬蛋糕照。然後我就...直接把蛋糕反過來了,這樣也算是倒扣吧...(掩面)
戚風蛋糕真的很會縮呢,涼了之後發現,咦?長得好像小時候麵包店會賣的長長一條,裡面有四五個的杯子蛋糕阿。味道口感也很像,就是濃郁的雞蛋味,以及綿綿軟軟的口感,好復古的感覺阿~
不過事實上,呃...本次的蛋糕並不算成功,首先,我很偷懶的使用Muffin模來烤,應該試試用一整個圓形烤模來試做。加上蛋白打的不夠發,所以蛋糕體比較濕黏一點。再來就是沒有即時倒扣,長相從天堂掉到地獄。還有,本次蛋糕底部縮的有點嚴重,查網路的結果是,可能底火溫度太高所致,下次再改進看看。
雖然如此,這個還算鬆軟的蛋糕,稍稍平撫自己想要吃的慾望。也突然發現,小時候老媽很常買給我們吃的杯子蛋糕,原來有可能就是戚風蛋糕的變身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:
不久後,我還是買了六吋的圓形模(對,我又買模具了,默...),趁著模型入手,趕緊來實驗看看伯爵戚風。
網路上查到的「一定會成功」食譜,植物油和糖的用量好多,所以我就自己改版,減糖減油增蛋。沒想到效果還不錯,連不怎麼喜歡Twinings Lady Grey Tea的胖男都說好。
飯後來片伯爵戚風,配個熱茶正好
伯爵茶的香氣令人心情都好了起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不負責任食譜:
原味戚風(六吋)
材料:
(1)蛋黃兩個 (2)糖20g (3)麵粉45g (4)泡打粉1g (5)植物油25g (6)牛奶25g (7)鹽少許 (8)蛋白兩個 (9)糖30g (10)檸檬汁少許
作法:
(1)+(2)打至沒有顆粒,加入(5)(6)以及過篩的(3)(4)(7)
(8)(9)(10)打發至硬性發泡(即攪拌器倒過來時,蛋白尖挺不下垂,呈現短而結實的狀態)
將打發蛋白分三次混入蛋黃麵糊,以刮刀小心攪拌均勻即可
以180度烤25分
一出烤箱,蛋糕需倒扣至涼
伯爵戚風(六吋)
材料:
(1)蛋黃三個 (2)糖20g (3)伯爵紅茶包三包(兩包泡熱水、一包拆開灑進麵糊內) (4)60c.c熱水 (5)植物油20g (6)萊姆酒10c.c (7)蛋白三個 (8)糖30g (9)粉65g (10)泡打粉1.5g
作法:
同上,180度烤35分